第三十四章:平原郡府议局势

唐土两万里 送外卖的坤琳 加书签

《唐土两万里》转载请注明来源:小紫书xiaozishu.cc

♂♂♂看♂书↙手机用户输入:♂m♂.♂♂♂♂.♂co3

几日不见,平原城就已经大变样了,到处都是一番忙碌的景象。

.城内各条街道,来来往往的全是穿着各式衣衫的士兵,有穿粗布短衫的,也有穿丝绸长衫的,整个平原城,仿佛是一座巨大的兵营,就是这些士兵明显没有经过整训。

这些兵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目光有些呆滞,既充满了好奇,又充满了无措,就是眼神里没有一丝杀气。

有一个士兵肩头扛着长枪,那枪头居然朝下,毛尖直接杵在地上;还有一个士兵拿着一把大刀,大刀起码有一二十斤重,活生生拎不起来。李萼没顾得上看平原城里的这些奇闻怪景,而是一路直奔府衙而去。

李萼带着人走进府衙的时候,颜真卿正和李择交、范冬馥等将领谈事,而且从他们的谈话中可知,平原的形势似乎不错。

议事大厅里谈笑风生,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

“范曹参,咱们现在招募有多少士兵了?”颜真卿问。

“禀颜公,截止昨日晚,已经汇聚到平原的新兵共有一万三千多人了,还有好多青壮正在踊跃参军。”范冬馥满脸喜色。

“好,好啊!短短几日,便募了这么多的兵。加上静塞军,咱们手上现在至少有两万人马了,局面大好啊。”颜真卿满面红光。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去增援景城了呢?”静塞军现任节度使李择交问。

“既然新兵招募顺利,那么就让新兵留在这里整训,静塞军即刻增援。”颜真卿撸起袖子,举着手就开始唱高调。.

“且慢,我认为现在不宜出兵。”正当颜真卿准备宣布出兵的时刻,一个不合适的声音从门口响起。

“你…小孩子不懂军事,休要胡言乱语。”颜真卿一看是李萼打断了他的话,虽然心里有些不悦,但还是强忍了下来,随即训斥了一句。

“我非胡言乱语。目前平原只有静塞军尚有战力,把这只军队轻易地派出去,其他地方有事,平原将无兵可用。”李萼大声说。

“说的轻巧,不派静塞军,那又派哪里的兵?”李择交讥笑着问。

“增援景城,可以派其他的正规军,也可以派其他郡县的团结兵。集结这些团结兵,时间上是来得及的。”李萼说。

“那你带了多少人马来?”颜真卿眼睛向左转了一下,不爽地问。

“加上我一起,总共三个人。”李萼回答。

“三个人?”颜真卿和贾栽,都颇为失望。

“上一次你带了三百人一路报仇追杀到平原城下,我甚为欣慰,因为你是个大孝子,是个少年英雄;可是这一次,是需要你为国尽忠,你居然只带了三个人,你还好意思说?”颜真卿愤怒地质问。

“是的,小子只带了三个人前来。那是因为小子以为,现在我们根本就无力增援济南。”李萼没有理会颜真卿失望的表情,而是接住了刚才的话题。

“为何?”颜真卿气呼呼地追问。

“平卢军是正规军,且人多势众。而平原这里招募的都是新兵,连装备都凑不齐,怎么可以仓促前去增援?”李萼说:“相反,各郡县的团结兵都比这些新兵更有战斗力。.”

李萼不是研究唐史的,压根不知道安史之乱时的局面。后世影视剧提到安史之乱,一般都会写洛阳、函谷关、长安等几处大的战场,很少有人提及过颜真卿这边的战况。

安史之乱初期,颜真卿在平原起兵,他的北面是叛军的老巢,也就是平卢军的驻扎地、西面是叛军主力南下的路线;南面是黄河;东面,是贺兰进明。

换言之,颜真卿起兵之后,如果不替反正的十七郡县撑一撑腰杆子,谁还会服他?所以,颜真卿得用自己手中的力量来打这一仗,就是为了打给各地看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送外卖的坤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紫书xiaozi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唐土两万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紫书只为原作者送外卖的坤琳的小说《唐土两万里》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送外卖的坤琳并收藏《唐土两万里》最新章节。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浮云里的风 连载 496万字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一只小冻离 连载 118万字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可以的话,其实我是想躺着过完这富贵的一生。奈何群芳谢尽的结局,令人不忍,只好稍稍努力那么一点点,不能再多了。

断刃天涯 连载 236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魔法龟Revo 连载 37万字

鹰派大佬
鹰派大佬

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军入伍,入伍后参加一次次的战争立下赫赫战功,让他成为一个华夏最为年轻的大将,他掌握华夏最为精锐的军队;在百姓眼中,他是一个英雄,在他领导之下,一支被组建起来的强大军队收复了被他国夺走的疆土……

红色十月 全本 434万字

[历史] 玄天宗修行记事 枯泽
[历史] 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 玄冥铁骑
[历史] 大明风流 隔壁小王本尊
[历史] 朕,剩者为王 爱吃酥羊肉的刀宗人
[历史] 带着美女闯三国 无名老僧
[历史] 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 勤奋的徐三少
[历史] 大宋小农民 沭河小花生
[历史] 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 一点墨染
[历史] 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 我叫罗小飞
[历史]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小玉米芽
[历史] 谍战风云录:大宋 香菇草莓牛肉酱
[历史]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历史] 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 九月的槐树
[历史] 谍海无名 往复生还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紫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紫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10-01 08:29:29